古诗鉴赏是招教语文笔试中的重要题型,也是许多考生容易失分的部分。想要在古诗鉴赏题中拿高分,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采分点,从内容理解、表现手法到情感主旨全面覆盖。齐鸟将系统分析古诗鉴赏的评分要点,帮助考生在答题时有的放矢,避免遗漏关键得分要素。
诗歌内容理解是鉴赏的基础,也是最基本的采分点。在答题时,需要准确概括诗歌描写的景物、事件或人物形象。对于写景诗,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和组合方式;对于叙事诗,要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;对于抒情诗,要明确情感载体和表达方式。
例如,在回答"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"时,不能简单罗列意象,而要通过时空、色彩、动静等角度进行有序描述。同时,要注意区分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,避免停留在字面解释上。内容理解类题目通常占23分,确保这部分不丢分是获得高分的前提。
表现手法分析是古诗鉴赏的核心采分点,通常占46分。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(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)、表达方式(描写、抒情、议论等)和表现技巧(虚实结合、对比衬托、借景抒情等)。
在分析手法时,不能只简单指出手法名称,必须结合具体诗句阐释其运用效果。例如,分析"春风又绿江南岸"时,不仅要指出"绿"字的词类活用,还要说明其化静为动的表达效果和带来的生机盎然之感。手法的分析要精准到位,避免张冠李戴或牵强附会。
情感主旨的把握是古诗鉴赏的难点,也是区分考生水平的关键采分点。在回答此类问题时,不能简单套用"表达了诗人...的情感"的模板,而要结合诗歌创作背景、诗人经历和具体词句进行多角度分析。
对于情感复杂的诗歌,要注意区分不同层次的情感变化。例如,杜甫《登高》中既有个人漂泊的悲苦,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答题时要善于抓住情感词(如"愁"、"恨"、"喜"等)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(如"孤舟"、"残阳"等),通过具体分析展现对诗歌情感的深刻理解。
古诗鉴赏题的采分点主要集中在内容理解、表现手法和情感主旨三个方面。考生在备考时要培养系统性思维,答题时做到要点全面、分析深入、表述准确。通过针对性训练,掌握从意象到意境、从形式到内容的完整鉴赏方法,方能在招教考试中稳拿古诗鉴赏的高分。关注齐鸟教师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